第五百五十三章 朝堂上的爭執
關燈
小
中
大
李芳果依然一臉愁容,進入京城三天,按照規矩,國書遞上去,三天過去,一直沒有音信,不免心中擔心,朝鮮國內局勢緊張,能夠改變這一切的只有大明皇帝。
這一點和鄭道傳不同,能夠見到大明的皇上,說服對方按照事先的約定將公主嫁給自己是保住性命的唯一辦法。
外面傳出說話聲,李芳果起身,尚未走出,一人邁步進入,“公子,大明皇帝準備在明日上朝是召見我們。”
“太好了,舅父,好好準備一下,千萬不能說錯。”
那人點頭,事關重大,尤其是鄭道傳的出現,無形中讓二人心頭一緊,這個人雖然學識過人,可惜,隨著手中權勢增長,同樣開始喜歡玩弄權勢,在朝鮮,李成桂是任何人無法取代的王,可惜已經老了,鄭道傳不餘遺力四處奔波,目的就是推小公子李芳碩為王,李芳碩年輕,大小事都交給鄭道傳還有他的母親處理,一旦事情成了,鄭道傳大可以脅王以令群臣。
天光大亮,眾臣早朝,好不熱鬧,早早就在側門等候,其中不少都是當朝大員,同樣出了不少新面孔,這些都是齊泰提拔進入六部的人選,其中一人最是顯眼,方孝孺。
這裏有不少人根本不認識方孝孺,看著對方身上的官服,不免私下裏議論,畢竟有人認識,方孝孺雖有名氣,畢竟無法和他的老師宋濂相比,所以提到的更多是宋濂的弟子。
“這樣,日後怕是用不上我們這些老骨頭了。”
那人說完,旁邊幾名老者只是淡然一笑,到了這個年紀,基本已經看淡,能在上一朝那樣嚴苛的環境下生存已經難得,只盼著再過幾年,就可以榮歸故裏,頤養天年,兒孫承歡膝下,過幾年舒坦日子。
“時辰到,眾臣早朝。”
太監站在下面喊了一嗓子,大臣按照向後順序依次進入,從第一個進去到最後一個進入大殿,差不多過了大半個時辰,朱允炆頭戴皇冠,身穿金色龍袍高高在上。
先是宣讀旨意,這一點和現在公司來新同事,開個大會和大夥介紹一下基本上一樣,只是更正式一下,就是告訴這些大臣,方孝孺從此入朝堂和大家一起共事。
一番寒暄,方孝孺始終面帶笑意,說心裏話,讀了一輩子書,偏偏對官場上的這些客套不感冒,不過是硬著頭皮應付一下而已。
“宣朝鮮使臣進見。”
“宣朝鮮使臣進見。”
一層層聲浪從門外傳去,李芳果早早在外面等著,手持代表使者的依仗,還有呈上的國書,裏面有這次帶來的禮物清單,還有想要迎娶公主嫣的聘書,裏面對公主大加誇讚,懇求上朝賜婚,榮耀朝鮮。
“二位,請。”
鄭道傳同樣出現,昂首而立,根本不把軟弱無能的李芳果放在眼裏,放眼整個朝鮮,能讓鄭道傳重視的只有兩個人,一個是李成桂,雖已年邁,有如山中野獸,餘威猶在,另外一個是李芳遠,這人有本事,膽子同樣大,當年跟著李成桂打了不少勝仗,可以說是這些公子之中性格上和李成桂最像的一個。
兩人腳下速度不慢,誰也不想被對方拉下,這種情形極為少見,按照以往,手持國書前來朝見的只能是一個人,如今出現兩個,隨著兩人進入,除了已經事先知道的朱允炆等人之外,其他大臣俱是眉頭一皺。
“叩見皇上。”
兩人雖然手持國書,代表的是朝鮮的王,不要忘了,朝鮮的王是明朝封的,所以最高的只是王而已,李芳果、李芳遠這些人只能稱之為君,王的女兒同樣不能稱為公主,更多是以翁主代替。
朱允炆點頭,沖著兩人示意,李芳果、鄭道傳起身,方孝孺從位列走出,來到兩人面前,看看鄭道傳,再看看李芳果,拿過兩人受傷國書,這份國書和之前遞上來的略有不同,第一次遞上來的只是懇求大明皇上召見,這次上面帶有具體的內容。
方孝孺看罷不由得眉頭一皺,兩個使臣同時出現,已經是另類,讓人想不到的是,國書上的內容幾乎一模一樣,沒有錯,鄭道傳此行的目的,同樣是想為李芳碩求婚。
朱元璋有二十幾個兒子,女人反而不多,所以對年紀最小的公主嫣從小極為嬌寵,最終養成刁蠻任性不講理的個性,完全說的過去,畢竟是公主,生的好,註定一輩子高高在上,享受富貴。
方孝孺上前,對著朱允炆躬身施禮,小聲在太監耳邊說了一遍,太監點頭,學了一遍,方孝孺點頭,不愧是皇上身邊的人,就是機靈,雖然言辭上略有改變,大意上沒有任何錯漏。
太監轉身上去,這是歷代的規矩,除了太監之外,大殿之上,朝臣根本沒有辦法接近皇上,正是因為這一點,當年的秦始皇撿了一條命,當時荊軻所在的位置距離秦始皇尚有一段,所以匕首出現的時候才沒有第一時間刺中。
太監過去,這就是太監的權力,就算方孝孺站在下面同樣聽清太監在朱允炆耳邊說了什麽,就算不是按照方孝孺說的意思同樣沒有人知道,所以自從出現太監以後,朝中大臣都要想著法巴結太監,甚至出現太監專權,這一點在大明朝極為常見。
朱允炆不由得眉頭一皺,鄭道傳嘴角微微向上,這才是來的真正目的,絕對不能讓李芳果一個人占盡先機,沒有錯,大明的決定對整個朝鮮的局勢影響太大,一旦大明皇上點頭,就算是李成桂同樣要有所考慮。
朱允炆小聲說了幾句,太監過來,方孝孺點頭,太監再次回去,這樣反覆幾次,下面大臣都在那站著等信,頭不能擡得太高,否則就是觸犯龍顏,這些都是規矩,看不清,聽不見,只能暗暗猜測。
方孝孺從上面下來,來到兩人近前,說的是朝鮮那邊的話,大概意思就是,按照先皇遺命,公主嫣當下嫁朝鮮世子李芳果,至於鄭道傳的請求留作考慮,等有合適人選之後再做決定。
李芳果面露喜色,跪地謝恩,一旁的鄭道傳有些不高興,在朝鮮幾乎是一手遮天,對著方孝孺道:“既然說的是下嫁世子,你眼前這位只是朝鮮的永安君,並非世子,相比而言,李芳碩年紀更輕,同樣得朝鮮王器重,有十足的把握會是下一任的王。”
方孝孺手捋胡須,只能再次回去,將鄭道傳的意思傳給朱允炆,同時表達自己的意思,明為上廷,當守禮度,同樣不能過於隨意,說白了,公主嫣是先皇答應的,只能嫁過去,至於鄭道傳的請求可以不答應,我們是上朝,不能隨便來一個邦國來求婚就答應,那樣多少公主也不夠嫁,何況,大明的公主一個個都是寶,貌美如花,同樣身份尊貴,朝廷裏的王公大臣也都眼巴巴的盼著,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娶到公主,從此和皇室扯上關系。
大明強盛,公主外嫁最多的就是唐朝,面對游牧民族的崛起,始終沒有辦法,只能不斷采取和親的方法,公主的車隊從京城出去,帶著血淚走完最後一程,遠嫁塞外,如何比得上京城,多少公主因為無法忍受塞外的苦寒,早早離開人世。
方孝孺轉身退回,面色一沈,鄭道傳的臉色同樣不好看,這一次比上一次的態度更為堅決,一切按照先皇遺詔進行,當初朱元璋留下的訓示之中明確提到世子李芳果幾個字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這一點和鄭道傳不同,能夠見到大明的皇上,說服對方按照事先的約定將公主嫁給自己是保住性命的唯一辦法。
外面傳出說話聲,李芳果起身,尚未走出,一人邁步進入,“公子,大明皇帝準備在明日上朝是召見我們。”
“太好了,舅父,好好準備一下,千萬不能說錯。”
那人點頭,事關重大,尤其是鄭道傳的出現,無形中讓二人心頭一緊,這個人雖然學識過人,可惜,隨著手中權勢增長,同樣開始喜歡玩弄權勢,在朝鮮,李成桂是任何人無法取代的王,可惜已經老了,鄭道傳不餘遺力四處奔波,目的就是推小公子李芳碩為王,李芳碩年輕,大小事都交給鄭道傳還有他的母親處理,一旦事情成了,鄭道傳大可以脅王以令群臣。
天光大亮,眾臣早朝,好不熱鬧,早早就在側門等候,其中不少都是當朝大員,同樣出了不少新面孔,這些都是齊泰提拔進入六部的人選,其中一人最是顯眼,方孝孺。
這裏有不少人根本不認識方孝孺,看著對方身上的官服,不免私下裏議論,畢竟有人認識,方孝孺雖有名氣,畢竟無法和他的老師宋濂相比,所以提到的更多是宋濂的弟子。
“這樣,日後怕是用不上我們這些老骨頭了。”
那人說完,旁邊幾名老者只是淡然一笑,到了這個年紀,基本已經看淡,能在上一朝那樣嚴苛的環境下生存已經難得,只盼著再過幾年,就可以榮歸故裏,頤養天年,兒孫承歡膝下,過幾年舒坦日子。
“時辰到,眾臣早朝。”
太監站在下面喊了一嗓子,大臣按照向後順序依次進入,從第一個進去到最後一個進入大殿,差不多過了大半個時辰,朱允炆頭戴皇冠,身穿金色龍袍高高在上。
先是宣讀旨意,這一點和現在公司來新同事,開個大會和大夥介紹一下基本上一樣,只是更正式一下,就是告訴這些大臣,方孝孺從此入朝堂和大家一起共事。
一番寒暄,方孝孺始終面帶笑意,說心裏話,讀了一輩子書,偏偏對官場上的這些客套不感冒,不過是硬著頭皮應付一下而已。
“宣朝鮮使臣進見。”
“宣朝鮮使臣進見。”
一層層聲浪從門外傳去,李芳果早早在外面等著,手持代表使者的依仗,還有呈上的國書,裏面有這次帶來的禮物清單,還有想要迎娶公主嫣的聘書,裏面對公主大加誇讚,懇求上朝賜婚,榮耀朝鮮。
“二位,請。”
鄭道傳同樣出現,昂首而立,根本不把軟弱無能的李芳果放在眼裏,放眼整個朝鮮,能讓鄭道傳重視的只有兩個人,一個是李成桂,雖已年邁,有如山中野獸,餘威猶在,另外一個是李芳遠,這人有本事,膽子同樣大,當年跟著李成桂打了不少勝仗,可以說是這些公子之中性格上和李成桂最像的一個。
兩人腳下速度不慢,誰也不想被對方拉下,這種情形極為少見,按照以往,手持國書前來朝見的只能是一個人,如今出現兩個,隨著兩人進入,除了已經事先知道的朱允炆等人之外,其他大臣俱是眉頭一皺。
“叩見皇上。”
兩人雖然手持國書,代表的是朝鮮的王,不要忘了,朝鮮的王是明朝封的,所以最高的只是王而已,李芳果、李芳遠這些人只能稱之為君,王的女兒同樣不能稱為公主,更多是以翁主代替。
朱允炆點頭,沖著兩人示意,李芳果、鄭道傳起身,方孝孺從位列走出,來到兩人面前,看看鄭道傳,再看看李芳果,拿過兩人受傷國書,這份國書和之前遞上來的略有不同,第一次遞上來的只是懇求大明皇上召見,這次上面帶有具體的內容。
方孝孺看罷不由得眉頭一皺,兩個使臣同時出現,已經是另類,讓人想不到的是,國書上的內容幾乎一模一樣,沒有錯,鄭道傳此行的目的,同樣是想為李芳碩求婚。
朱元璋有二十幾個兒子,女人反而不多,所以對年紀最小的公主嫣從小極為嬌寵,最終養成刁蠻任性不講理的個性,完全說的過去,畢竟是公主,生的好,註定一輩子高高在上,享受富貴。
方孝孺上前,對著朱允炆躬身施禮,小聲在太監耳邊說了一遍,太監點頭,學了一遍,方孝孺點頭,不愧是皇上身邊的人,就是機靈,雖然言辭上略有改變,大意上沒有任何錯漏。
太監轉身上去,這是歷代的規矩,除了太監之外,大殿之上,朝臣根本沒有辦法接近皇上,正是因為這一點,當年的秦始皇撿了一條命,當時荊軻所在的位置距離秦始皇尚有一段,所以匕首出現的時候才沒有第一時間刺中。
太監過去,這就是太監的權力,就算方孝孺站在下面同樣聽清太監在朱允炆耳邊說了什麽,就算不是按照方孝孺說的意思同樣沒有人知道,所以自從出現太監以後,朝中大臣都要想著法巴結太監,甚至出現太監專權,這一點在大明朝極為常見。
朱允炆不由得眉頭一皺,鄭道傳嘴角微微向上,這才是來的真正目的,絕對不能讓李芳果一個人占盡先機,沒有錯,大明的決定對整個朝鮮的局勢影響太大,一旦大明皇上點頭,就算是李成桂同樣要有所考慮。
朱允炆小聲說了幾句,太監過來,方孝孺點頭,太監再次回去,這樣反覆幾次,下面大臣都在那站著等信,頭不能擡得太高,否則就是觸犯龍顏,這些都是規矩,看不清,聽不見,只能暗暗猜測。
方孝孺從上面下來,來到兩人近前,說的是朝鮮那邊的話,大概意思就是,按照先皇遺命,公主嫣當下嫁朝鮮世子李芳果,至於鄭道傳的請求留作考慮,等有合適人選之後再做決定。
李芳果面露喜色,跪地謝恩,一旁的鄭道傳有些不高興,在朝鮮幾乎是一手遮天,對著方孝孺道:“既然說的是下嫁世子,你眼前這位只是朝鮮的永安君,並非世子,相比而言,李芳碩年紀更輕,同樣得朝鮮王器重,有十足的把握會是下一任的王。”
方孝孺手捋胡須,只能再次回去,將鄭道傳的意思傳給朱允炆,同時表達自己的意思,明為上廷,當守禮度,同樣不能過於隨意,說白了,公主嫣是先皇答應的,只能嫁過去,至於鄭道傳的請求可以不答應,我們是上朝,不能隨便來一個邦國來求婚就答應,那樣多少公主也不夠嫁,何況,大明的公主一個個都是寶,貌美如花,同樣身份尊貴,朝廷裏的王公大臣也都眼巴巴的盼著,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娶到公主,從此和皇室扯上關系。
大明強盛,公主外嫁最多的就是唐朝,面對游牧民族的崛起,始終沒有辦法,只能不斷采取和親的方法,公主的車隊從京城出去,帶著血淚走完最後一程,遠嫁塞外,如何比得上京城,多少公主因為無法忍受塞外的苦寒,早早離開人世。
方孝孺轉身退回,面色一沈,鄭道傳的臉色同樣不好看,這一次比上一次的態度更為堅決,一切按照先皇遺詔進行,當初朱元璋留下的訓示之中明確提到世子李芳果幾個字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